新普京888.3app(中国)精粹有限公司-GREEN LIFE



“小蘑菇”长在秸秆上 看林下食用菌产业链如何撬动生态经济“双效益”

发布时间:2018-12-06

图片关键词

11月秋收过后,大量稻秸秆留在田里,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农业废弃物,使其既符合环保理念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在崇明,一条林下食用菌产业链的建立,不仅为生态岛46.54万亩林地找到了提升功能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也为18万吨稻秸秆寻到了高效生态利用的新路,在秸秆综合处理的过程中,还无形增加了土壤肥力,可谓一举多得。

2017年,崇明建设镇大规模推广利用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技术,共栽培大球盖菇370多亩,直接利用稻秸秆3000多吨;农民栽种的大球盖菇每斤鲜货价格可达20多元。多年来,食用菌种植是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如今它更成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林绿色产业的主力军

种植一亩草腐菌可消耗30亩水稻秸秆

通常,我们熟悉的食用菌一般长在腐木上,可有一种菌,它的亲密伙伴竟是农林废弃物。秋收季节刚过,位于崇明建设镇的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开始忙碌起来。每天,大量农作物秸杆以及废弃树枝经过粉碎后,同麸皮、木屑混合加工成菌包,包装好的菌包经高温灭菌、冷却等程序后被送到恒温无菌车间,待技术人员将液体菌种注入菌包,再经过约40天的培养,这些菌包将成为珍稀食用菌——大球盖菇的食物和养料来源。今年秋收后,菇林源合作社已经利用200多亩林地空间栽种的大球盖菇,可直接利用稻秸秆2000多吨。

按栽培所需的原材料分,食用菌可分为草腐菌和木腐菌,木腐菌栽培的主要原料为阔叶树的木屑,草腐菌所需栽培主要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禾木科秸秆,大球盖菇就是一种草腐菌。菇林源合作社负责人李青恩表示,每年,崇明水稻秸秆产生量约为18万吨,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秸秆还田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但长期高频率的还田其实很难被土壤分解掉,还会带来耕作层变浅、施用的肥效和药效降低、病虫害易发等长期隐性危害。在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一条现代化的食用菌包生产线将秸秆处理后直接给食用菌,不仅利用了秸秆,还解决了食用菌的栽培问题。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造成秸秆难以降解的主要原因是秸秆木质纤维素复合体的结构很难用酸、碱、高温等手段破坏。因为木质素像管道一样,包裹于纤维素的外面,由于木质素不能被大多数微生物利用,所以秸秆在自然界中降解很缓慢,而大球盖菇刚好是微生物中降解秸秆能力强的菌种之一,它可以分泌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同时其抗杂菌能力强、易于栽培,很容易扩大培养,加之大球盖菇具有食用菌的特性,不失为破解大量秸秆降解难题的良策。不仅如此,大球盖菇出菇结束后几乎没有残余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也能全部转化为作物可利用的有用成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据了解,大球盖菇的种养方式简单粗放,只要把菌种接种在秸秆上,不需要灭菌和发酵等复杂操作,其菌种的环境适应性极强。据了解,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所需秸秆量极大,推广栽培1亩大球盖菇可消耗30亩水稻产生的秸秆,每亩还可产出2吨以上的鲜菇。2017年下半年,菇林源合作社实现了林下栽培大球盖菇面积350亩、大田栽培20亩;通过网格化收集手段,崇明全区5096亩、共3057.6吨水稻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

图片关键词

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

不砍树也能致富既是林下经济的精髓,也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对于崇明而言,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2012年,崇明区建设镇党委、镇政府针对辖区内林地面积的发展实际,提出了打造农林产业特色镇的奋斗目标,积极引导和支持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抓住契机,积极帮助建设镇寻找实施主体、提供技术支撑,致力于林下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六年多来,食用菌所在建设镇初步建成了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亩,简易微喷设施基本覆盖。其中包括50个林下食用菌栽培大棚(占地40亩),林下食用菌露地栽培60亩。

多年来,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牵手崇明区建设镇,探索利用秸秆辅助多种食用菌栽培和种植。在此过程中,食用菌所科研团队结识了来自香菇之乡——河南卢氏县的李青恩。初到崇明的李青恩一开始选择林下种植香菇,2014-2015年,每年生产香菇达到20万棒,未曾料想,非但没有盈利还还亏了十多万。沿海气候多变,栽培技术不能照搬内陆;另一方面香菇市场价格急转直下,香菇的批发价不到4/斤,加之上海生产成本较高,很难有利润空间。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分析,陈辉博士带领科研团队帮助李青恩找到了适合的品种:利用稻秸秆的能手——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又名赤松茸、松茸菇,其嫩滑鲜美,营养丰富,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十大菇类之一。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大球盖菇在上海市场认可度提升,一度出现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高企的现状。目前,大量商品菇供应来源于四川,市售价格达20-40/公斤。经过两年的实践,李青恩探索出了一套林下食用菌生态种植模式2017年,菇林源合作社共产出大球盖菇鲜菇200多吨,实现产值90多万元。

陈辉解释说,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规模化栽培发展林下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可缓解农林争地矛盾。一方面,林地枝繁叶茂,树冠遮荫,减少了设施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林间氧气含量充足、空气湿度大、温度较适宜、适合食用菌生长,生产的食用菌品质好、菇味浓、营养丰富。

图片关键词

林下小蘑菇或成为改良土壤的主力军

林下小蘑菇在崇明扎下了根,让李青恩这样的新型农民在创业中获得收益,更让食用菌利用农林废弃物的小循环服务于生态大建设。除了处理秸秆、产出鲜菇外,大球盖菇栽培后的土壤也有了意外收获:食用菌废料经处理后,作为有机肥供应给蔬菜基地还田,经测算,土壤表层中的有机质增加26.65%,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9%44%4%

食用菌为何有如此奇效?陈辉解释说,原来,土壤中绝大多数的细菌和微生物没有能力处理纤维素和木质素,而真菌恰恰以此为食,因此食用菌(真菌)的加盟实际上是补充了一个生态位,纤维素和木质素被真菌分解后,剩下的物质就能够很快被细菌和微生物利用,快速转化为土壤有机质。 

规模化种植大球盖菇为崇明乃至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也让上海乡村有机肥来源多了一条途径。截至2017年年底,整个建设镇辖区内的林下食用菌示范基地总面积已达500余亩,其中包括100多个林下食用菌栽培大棚。目前,建设镇正不断延长食用菌栽培产业链,比如正在建立完善2000平方米食用菌菌种生产线,建成后年产菌种可达100万包,能满足3000亩以上的食用菌栽培需求。此外,镇里还引进秸秆收集机械,目前已引进和购置牵引式圆捆机8台,联合收割打捆机2台等,年服务面积可达8万亩。

今年,崇明栽培食用菌利用水稻秸秆将在三星镇、港西镇、港沿镇等三个乡镇继续推广,加上建设镇原有的面积,届时,水稻秸秆收集总量将达26000吨。菇林源合作社将利用就近栽培的方式,在上述乡镇布点栽培约1500亩大球盖菇,预计产出鲜菇600吨,实现产值250多万元。此外,嘉定、金山、青浦、浦东新区等区多家合作社开始尝试播种大球盖菇,目前已经播种栽培面积超过100亩,直接利用稻秸秆1500吨左右。

来源东方城乡报

Awesome Image
0513-85960100
0513-85327666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
开发区中央路 68—A号
alphay@alphay.com
chenhui@alphay.com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21 新普京888.3app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

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
综合新闻
灵芝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