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普京888.3app(中国)精粹有限公司-GREEN LIFE



华中农业大学边银丙教授主编《食用菌遗传育种》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22-09-14


图片

近日,经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边银丙主编完成的《食用菌遗传育种》正式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为本书作序。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共13章,除理论阐述外,还包含有8个实验的一章和6个附录,从理论阐述到实验技术,系统、完备、实用。在遗传理论部分,除了常规的理论阐述增加了近年的进展,包括生物信息学基础,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到代谢组学,以及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分析。在育种技术部分,除了常规育种方法,对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也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帮助食用菌从业人员了解新技术的进展和实际操作。在实验部分,8个实验均选取当前流行的食用菌种类和代表品种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适用性。附录包含食用菌相关条例和技术规范、常见食用菌名录、参考文献等参考资料。

李玉院士作序原文:

整整一年了!去年的这个春天习总书记视察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看到当地食用菌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时,欣然为食用菌产业点赞:“小木耳,大产业”。总书记的真情点赞如给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吹来了一阵和煦的春风,业界同仁无不欢欣鼓舞!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春天来了!

小木耳,大产业”是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中国的食用菌在1978年只有5.7万吨的年产,历经40年,在改革开放巨浪的推动下,已发展成年产4000万吨、产值过3000亿元的第五大种植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由“小”做“大”、做“强”,这成为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小木耳,大产业”是一部“宣言书”!它向全世界昭告,在经历40年以700倍的发展速度,中国成为了世界食用菌产业的第一大国,虽“小”、尤“大”!有中国蘑菇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由小做大!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世界的历史上,在人类的历史上,小小蘑菇为脱贫、减贫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木耳,大产业”是响亮的“进军号”!它吹响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在脱贫减贫取得全胜之后向着“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军号!在脱贫减贫中,它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战斗中它一定会、必将会写下更为壮丽的篇章!

中国是世界上食用菌产量最多,种类最全,面积最大,从业者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食用菌第一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强国!尽管近40年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使我们在产业的科技内涵上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核心还是种子!优质、高产、广适的品种仍然与先进诸国有差距,甚至受制于他人!食用菌的品种选育工作较之设施的设计改造,设备的研发改进,生产技术完善规范,采收运储中的保质保鲜,乃至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的配套工艺都相对更费时,费力。目前,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仍然限制着食用菌育种工作的顺畅开展:1)我国的资源状况仍在摸家底阶段,以我国的国土、气候、生态诸方面与一些小几倍于我国的小国(地区)相比,所掌握的资源却不及其一半甚至更少;资源掌握的越多,越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至于成为无米之炊、无水之源,这是最基本的前提;2)菌类的遗传特性、生物学规律完全不同于动物、植物!用其他真核生物的生命规律套用菌物只会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如:菌类的生命历程中双核阶段历时越长其进化阶元越高,双核共居一室(细胞)并无性关系,是高等菌类较普遍的生命现象,而用单核细胞的理念进行杂交育种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些最基础生物学知识的不足限制了在技术层面的创新;3)菌类育种工作长期被边缘化,不像粮食、油料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宗作物那样,从业者众多,经费充足,评价体系完善,共识度高。长期的制约使本已起步较晚的这一领域更是举步维艰!甚至品种审定工作都无一席之地!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尚且如此,从业者自身的运行空间就可想而知了!4)菌类有无性繁殖的优势却也成为了菌类繁育、推广之殇!对品种知识产权不尊重、不保护,培育难,繁育易!不问出处,拿来就繁(用无性繁殖方法),堂而皇之地冠以自己的名号,成了自己的品种,不仅对品种育成者造成伤害,也成为这个行业屡禁难止的顽疾!如果不形成行业共识,没有成文的行规行约,形不成从行者自身的自律;事成也难!育种者耗尽毕生心血育成的新品种,被一夜之间窃取的现象应该受到全行业的口诛笔诛并绳之以法;5).....;6)......。

还有许多限制菌业“芯片”做强做大的因素,不再赘述。同样的道理:要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也包括菌类作物,其核心理论是菌类遗传学,核心技术是菌类育种!

这次华中农业大学的边银丙教授,知难而上,完成了《食用菌遗传育种学》教材,使我感慨良多!要改变整个菌业的现状,提高整体的从业水平,人是第一位的。设置产业,完善学科,形成体系,不断推出新人,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的新局面,而教材是首当其冲。我曾向吉林、山东和山西等地的同行多次吁请在专业设置完成之后,教材建设应先行一步!未果。华中农大乘势而上,捷足先登,可喜可贺!

我曾评价华农是食用菌行业育人的重镇,又一次得到证明!算来边教授应是其第三代传人了!第一代非杨新美先生莫属,杨先生在业界有口皆碑,在此不做赘述。记得70年代曾因编书在武汉校稿时拜会过当时都还被冷落的王铨茂、杨新美先生,后来我在英国访学时曾与先生的同窗相识,方知早年杨先生留英时的轶事,记得最后一次见先生是在乌鲁木齐,先生以耄耋之年参会。我去拜见他,他却起身说:“啊,理事长,你好你好!”让我这作晚辈的顿感羞赧!先生的著作至今仍置案头常备。第二代应该包括:林芳灿,罗信昌、吕作舟等诸位先生,芳灿先生早年与张树庭教授合著的《食用菌遗传育种》是几代菌物学人的宝典,至今长青。据悉芳灿先生退休后隐居沪上,不问菌事,对菌业是件憾事,对先生却是颐养天年的幸事!信昌先生和我同年进入菌物学会供职,也是老友,他的《菇业大典》书成后命作序,虽力不从心,但能为老友鼓与呼也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交流!可惜罗先生英年离吾等而去,未及再作菌事议!前年与罗公子在美国参会,短暂交谈,唏嘘不已!吕作舟先生和我属同龄,经历相近的同命人!《食用菌栽培学》是他晚年的新著,在其序言中我曾发自肺腑的感慨过这相近的经历!他在栽培学上的贡献一直是当下后生学习的必备,至今活跃于第一线,威望风采不减!第三代边银丙有过完整的求学经历,当下主持着华农菌物学科的运转和发展,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不仅专注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对菌学公益事业亦全心全意,身体力行,是当前中国菌物事业的中坚!这次他不顾繁忙的公务,心神专注地完成了这部经典教材,实属功德无量!菌学同好有了可供参考的资料;后学有了可以学习的范本;业界填补了新进展的空白;学界有了可以告慰先贤们的新业绩!

《食用菌遗传育种》共分上、下两篇,共13章,除理论阐述外,还包含有8个实验的一章和6个附录,从理论阐述到实验技术,系统、完备、实用,是近年诸多类似著作中的上乘之作。

在遗传理论部分,除了常规的理论阐述还增加了近年的进展,包括生物信息学基础,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到代谢组学,以及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分析。与国际生物学进展同步,十分新颖。在育种技术部分,除了常规育种方法,对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也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对帮助从业人员了解最新技术的进展和实际操作都不失为有力的帮手和实践的指南!8个实验更是进一步使受教育者能验证前述的理论并进入实际的体验,且都是用当前市面上最为流行的种类和代表品种开展工作,也是实验室必备。几个附录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几年前,边银丙教授就曾说过要在这个领域逐渐完备一批教材,现在终于在习总书记点赞食用菌产业一周年之际完成了第一部,了却了这个心愿并将付梓。这对于学界、业界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其艰辛可想而知,这些从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真知灼见,从无数次失败中验证出的成熟技能,对后学都是无价之宝!在此特别想对使用这部教材的青年朋友们说:用独立思考的大脑,用挑剔的目光,深入品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实验,甚至每一个段落吧!“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尤甚者观蛟龙”。

唯望我菌学后进都见蛟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李玉

2021年4月6日



Awesome Image
0513-85960100
0513-85327666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
开发区中央路 68—A号
alphay@alphay.com
chenhui@alphay.com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21 新普京888.3app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

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
综合新闻
灵芝文化馆